2024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在华工大学城中心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承办。会议以“聚焦中医药研究前沿,提升实验动物对中医药融合创新的支撑能力”为主题,旨在促进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展。来自全国各省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等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企业代表约120人共襄本次科研盛会。
开幕式由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永斌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领导、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宏斌教授,甘肃医学院党委书记汪永锋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苗明三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肖健教授,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秘书长朱才毅研究员,浙江中医药大学王德军教授,中山大学蔡卫斌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魏盛教授和专委会常委、委员们以及实验动物行业各级领导嘉宾出席大会。
开幕式上,王宏斌教授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朱才毅研究员代表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分别致辞。王宏斌教授对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王宏斌教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百年历程谈到中药现代化及技术创新,谈到对实验动物的更高要求,并祝愿专家学者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更大成果,为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朱才毅研究员在致辞中谈到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鼓励中医药行业实验动物工作与高水平的中医药研究相融合,共同推动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后,大会特别邀请了印遇龙院士做主题报告,遇龙院士介绍了猪作为生物医学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为参会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河南中医药大学苗明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孙学刚教授,甘肃医学院汪永锋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王德军教授等11位专家学者到会做大会报告,各位专家对中医药动物模型评价、转基因小鼠在医学研究中的优势和潜力、发挥实验动物优势特色弘扬皇甫谧医学文化、现代化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和建造要点、经前烦躁症肝气郁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午睡对人体时钟基因的影响和调控机制等专题做了精彩报告。
12月26、27日,实验动物影像学技术培训班开课,本次培训班共有21名来自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参加,授课内容包含小动物三维活体成像、小动物Micro-CT、双光子成像、小动物活体超声成像、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等影像学理论及实训课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结合经典案例给学员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授课,学员们也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本次实验动物影像学技术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恰逢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校庆,不仅为这所百年学府在实验动物科学领域的探索增添了历史意义,同时为与会学者提供了技术学习与交流的宝贵机会,也标志着实验动物影像学与中医药研究结合的一次重要实践。
会后,会议承办方组织参会代表参观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创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