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学会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会科普 > 正文

谢甜:用一株葡萄藤撬动农业新生态

2025-07-17 18:04 作者:叶玉爽 来源: 5644次阅读

盛夏的湘乡市潭市镇新乐村,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在湘乡丰盈家庭农场内,一株树形挺拔、枝叶繁茂的葡萄藤傲然挺立,翡翠般的幼果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晶莹光泽。“这是我最新研发的葡萄种植成果,它的产量比传统密植的葡萄藤高出好几倍!”农场负责人谢甜轻抚藤蔓,言语中满是骄傲与喜悦。

2014年,谢甜毅然投身农业,在有机葡萄种植领域潜心钻研多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古训,正是他农业创新之路的真实写照。2018年,长期扎根果园的谢甜敏锐察觉到传统种植方式的弊端:管理流程烦琐、果实品质欠佳。他大胆尝试优胜劣汰法,将葡萄园种植密度从每亩100株减至50余株,仅保留优质植株。这一举措让单株葡萄获得充足养分,不仅总产量保持稳定,果实品质更是显著提升,每年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然而谢甜并未止步于此,他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方式的人工管理成本还是太高,必须找到更优解。”

2023年,谢甜在自家庭院开启全新试验——仅种植一株葡萄藤,并搭建起垂直钢丝棚架。随着时间推移,葡萄藤根系在土壤中肆意舒展,主干高大粗壮,支蔓沿着钢丝向两侧延展,最终形成独特的“丰”字形树状结构。繁茂的藤蔓爬满半壁庭院,宛如绿色瀑布倾泻而下,串串葡萄如倒挂的玲珑宝塔,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这样的生长环境,能让葡萄积累更多糖分,香气也更浓郁。”谢甜对今年葡萄的丰收满怀期待。

不同于传统的短截修剪法,谢甜让葡萄藤近乎原始状态自由生长,并将结果枝由朝天改为垂地。“顺应植物生长规律,更有益于将养分富集到果实上。”他在田间地头反复实践,探索出了这些打破常规的种植技法。

如今,谢甜的家庭农场水果种植面积已拓展至几十亩,不仅种满葡萄,还搭配种植黄桃、朱顶红等作物,形成多元发展格局。接下来,他计划用单株垂直架面技术逐步改造葡萄园。他还瞄准农旅融合新赛道,打算利用树形藤蔓的天然景观与遮阳功能,将藤下空间打造成休闲观光胜地。

“谢甜的技术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提起谢甜,潭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周登峰赞不绝口,“我们经常邀请他给农户授课,他的基地也是湘潭市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场教学点。这个‘80后’汉子,实实在在帮了不少人!”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