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量子科技学会
首页
辅助栏目
学会全景
学会动态
学会党建
学会科普
学会通知
首 页
辅助栏目
首页BANNER
首页底部海报
底部链接
友情链接
底栏二维码图片
底栏图片
顶部背景图
顶部logo图
学会全景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学会动态
学会党建
学会科普
学会通知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会科普
新方法成功模拟特定容错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机通往实用之路的一大障碍是纠正计算中产生的错误,人们需借助传统计算机对量子计算进行模拟验证,但这一任务极其复杂。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能够模拟特定类型的容错量子计算,攻克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一项技术难题。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 限制量子计算机纠错能力的根源,来自其最基本构件量子比特。量子比特虽然拥有巨大计算潜力,但也异常脆弱。其计算能力依赖于量子叠加态的性质,量子比特可同时处于0和1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这让计算能力随着量子比特数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但代价是系统对外界干扰极其敏...
2025-07-17 19:27:10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这一方向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开发出一种低温下实现精准控制的芯片,有望将芯片上的量子比特数量从目前的几十个扩展到百万量级。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控制自旋量子比特的硅芯片。这一温度略高于绝对零度(-273.15℃),理论上是物质完全静止的极限。自旋量子比特将信息编码在单个电子的磁方向上,具有易于扩展的优势,并与当前广泛使用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兼容。 自旋量子比特必须在1开尔文以下的极低温度才能稳定运行,保持其...
2025-07-17 19:27:05
成功构建!我国量子通信领域获重要突破
记者1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教授团队联合上海电力大学李渊华教授团队,在量子直接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构建了一个四个节点间300公里级的全连接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杂志。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采用双泵浦光参量下转换技术,构建起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量子纠缠分发系统。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300公里的长距离传输后,各节点间的量子态保真度仍保持在85%以上,光子对数到达率稳定在300—400赫兹,这意味着经过编码后,理论通信速率可达每秒数比特。 这项研究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破了传统星型网络的限制,首创了大规模可扩展的全连接架构;二是通过优化光源...
2025-07-17 19:27:00
量子能量手环有助健康?想多了!
市场上各种能量手环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推崇,特别是量子能量手环,更是戴上了高科技的光环。
2025-07-17 19:26:56
“量子美容仪”能抗老除皱?
“量子美容仪”能抗老除皱?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多是利用了公众不熟悉的“量子”概念进行的伪科学营销噱头。
2025-07-17 19:26:53
量子计算机会取代经典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会取代经典计算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它们各有优势,未来更可能是互为补充、协同发展,而不是相互取代。
2025-07-17 19:26:50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末页
头条推荐